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76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青藏高原上空的云及其相关联的降水和辐射影响了高原上空非绝热加热的空间结构。2006年卫星发射升空的CloudSat/CALIPSO卫星提供了定量的、完整的云垂直结构信息。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基于该资料进行的青藏高原上云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云与降水相关性,云辐射效应以及模式中的云-辐射问题方面的研究。指出抬升的青藏高原上水汽较少,限制了高原上云的垂直高度,对云层厚度和层数有显著压缩作用。在云量及其季节变化上,单层云的相对贡献大于亚洲季风区的其他区域;夏季对流云比较浅薄,积云发生频率最高,云内滴谱较宽;降水云以积云和卷云为主,云对总降水的贡献随着云层数增多而减小,降水增强时高层冰粒子的密集度趋于紧密;夏季青藏高原地区云的净辐射效应在8 km高度存在一个厚度仅1 km左右但较强的辐射冷却层,而在其下(4~7 km高度之间)为强的辐射加热层。最后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2.
全球气候模式(GCM)中云的参数化方案具有不确定性,了解云的时、空变化能为参数化方案提供有效参考。利用搭载在属于A-Train卫星序列的CloudSat和CALIPSO上的94 GHz云廓线雷达(CPR)以及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联合的2级云分类产品,分析了2007年3月-2010年2月8种云类及三相态的云量地理分布、纬向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云层分布概率。结果发现,卷云的分布体系与深对流云相似,主要集中在西太平洋暖池、全球各季风区及赤道辐合带,分布格局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一致。层云与层积云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非季风区以及中高纬度的洋面上。高积云与高层云的分布形成明显的海陆差异,雨层云与积云的分布形成明显的纬度差异。冰云分布与卷云相似,云高随纬度递增而递减;水云分布与层积云相似,平均分布于2 km高度;混合云集中于高纬度地区及赤道辐合带,中纬度地区随纬度变化集中于海拔0-10 km的弧形带。层状云多以多层云形式出现,积状云多以单、双层云的形式出现,层状云的云重叠现象比积状云更显著。积状和层状云的分布特征与积云和层云降水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验证了不同类型降水的卫星观测结果,同时为气候模式的云量诊断方案提供对比验证的数据。   相似文献   
603.
王海波  张华  荆现文  谢冰 《气象学报》2018,76(5):767-778
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中引入一组基于CloudSat/CALIPSO卫星观测的、能够体现真实时空变化特征的云垂直重叠参数(抗相关厚度,Lcf)数据,以减小由云的重叠描述造成的辐射场的不确定性。对比了采用时空变化的云重叠参数和采用恒定云重叠参数的气候模拟结果,发现无论在全球还是东亚区域,采用基于卫星观测的云重叠参数对模拟的总云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采用时空变化的云重叠参数后,冬、夏两季全球平均总云量与云和地球的辐射能量系统(CERES)卫星资料的误差都减少了1.6%,其中热带对流区域总云量的正偏差和副热带地区总云量的负偏差都明显减少,这些有助于正确模拟不同区域间的能量收支差异。在东亚区域,采用时空变化的云重叠参数后,冬、夏两季的东亚区域平均总云量与CERES卫星资料的误差分别减少了1.8%和1.4%。综上所述,基于CloudSat/CALIPSO卫星资料计算得到的Lcf有助于改进大气环流模式对总云量的模拟,从而提高模式对辐射场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604.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外的相关研究做了全面回顾。飞机观测、卫星观测、以及观测和模式模拟相结合3种研究方法被主要应用于该项研究。大量观测和模拟都证明了气溶胶对辐射、云滴以及降水的影响;云凝结核作为气溶胶和云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在观测技术上有了较大进展,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也随着观测水平的进步有了较大发展。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从单一的观测资料分析逐渐转向模式模拟、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5.
本研究利用Bigg型混合云室及静力真空水汽扩散云室FRIDGE,结合其他气象要素观测设备,对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的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进行梯度对比观测,得出黄山及沈阳为地域代表各自三层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随高度、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湿度、粒径大小等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时空条件、不同核化条件、不同粒子条件下大气冰核的凝结冻结核化和凝华核化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对黄山及沈阳大气冰核的浓度分别拟合参数化公式,对黄山及沈阳不同区域的人工增减雨作业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06.
云是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准确估量云顶高度和云量对分析云特性、降水及强天气预报、估算云辐射强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2010年6-8月CloudSat卫星搭载的微波云廓线雷达(CPR,简称微波雷达)和CALIPSO卫星搭载的云-气溶胶偏振激光雷达(CALIOP,简称激光雷达)的探测资料,分析了全球云顶高度及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地区微波雷达探测云顶高度平均比激光雷达低约4 km,但均超过12 km;副热带洋面云顶高度在4 km以下,且两部雷达探测的云顶高度差异存在地域性。微波雷达对薄云、云砧及云顶高度低于2.5 km的低云存在漏判,对厚云的云顶高度偏低估;微波雷达探测的全球总云量均值为51.1%,比激光雷达少23.3%;两者给出的云量分布也存在显著的海-陆差异,其中洋面云量差异更大,如微波雷达测出局部洋面云量为80%,而激光雷达的探测结果却超过90%。由于激光雷达发射波长短,对云顶微小粒子比较敏感,而微波雷达波长较长,对相对较小粒子的探测存在局限性。因此,激光雷达对云顶高度的探测优于微波雷达。此结果不仅加强了对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探测原理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云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607.
Image composites are often used for earth surface phenomena studies at regional or national level. The compromise between residual clouds and the length of compositing period is a necessary corollary to the choice of satellite optical data for monitoring earth surface phenomena dynamics.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ng availability of cloud-free image composites for optical sensors with various revisiting intervals, using MODIS MOD06 L2 cloud fraction product in the period of 2000–2008. The methodology starts with downscaling of the cloud fraction product to 1 km × 1 km cloud cover binary images. The binary images are then use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dynamics, and subsequently for the simulation of cloud-free composite availability with various revisiting intervals of optical sensors. Using Canada's southern provinces as an application case, the study explored several factors important for the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optical sensors of earth observation, in particular, cloud dynamics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sensors’ revisiting intervals, and cloud-free threshold for targeting composites. While the cloud images used in the analysis are at 1 km × 1 km resolution,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imulated availabilities of cloud-free image composites may also provide reasonable estimates for optical sensors with higher than 1 km × 1 km resolution, though the closer to 1 km × 1 km resolution the optical sensor, the more pertinent the application. Also, the methodology can be parameterised to different temporal period and different spatial region, depending o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08.
609.
610.
The interaction of supernova shocks and interstellar clouds is an important astrophysical phenomenon since it can result in stellar and planetary formation. Our experiments attempt to simulate this mass-loading as it occurs when a shock passes through interstellar clouds. We drive a strong shock using the Omega laser (∼5kJ)into a foam-filled cylinder with an embedded Al sphere(diameterD=120 μm) simulating an interstellar cloud. The density ratio between Al and foamis∼9.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and cloud, the ensuing Kelvin-Helmholtz and Widnall instabilities, and the rapid stripping of all mass from the cloud. We now present a theory that explains the rapid mass-stripping. The theory combines (1) the integral momentum equations for a viscous boundary layer, (2) the equations for a potential flow past a sphere, (3) Spalding's law of the wall for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and (4) the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on a flat plate. The theory gives as its final result the mass stripped from a sphere in a turbulent high Reynolds number flow, and it agrees very well with our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